“進京趕考之路”——清華園車站舊址開放活動25日在北京舉行。作為中共中央“進京趕考之路”上的重要一站,清華園車站舊址面向社會正式開放。
圖為清華園車站舊址入口。新華社記者 羅鑫 攝
清華園車站曾是京張鐵路沿線一座車站。1949年3月25日晨,毛澤東等中共中央領導同志乘火車抵達清華園車站,當晚,在頤和園宴請民主人士代表,之后正式進駐香山。
2022年6月以來,在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領導小組部署下,多個部門經過不懈努力,完成了對清華園車站舊址騰退、保護修繕、展陳布置、環境整治的工作。
3月25日,修繕后的清華園車站舊址迎來參觀者。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
走進清華園車站舊址,曾經被民居占用的地方已修繕一新,新修的綠地和步道隨著頗具年代感的軌道向車站延伸。
在車站舊址候車室,展柜里陳列了一段京張鐵路老鋼軌。講解人員介紹,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建造的第一條干線鐵路。
車站內布展了“走向新中國的步伐——中共中央‘進京趕考之路’清華園車站專題展覽”,展陳面積210平方米,展覽包括歷史圖片20余張,珍貴文物文獻20余件(套)。展覽包括“步伐堅定的趕考之路:中共中央赴北平”“堅持黨的領導:永葆‘趕考’的清醒和堅定”兩部分。一件件檔案、一頁頁報紙、一幕幕影像,帶領觀眾感悟老一輩革命家“趕考”的清醒和奮進的姿態。
在車站售票處窗口旁的一處電子裝置,點擊“打印車票”,即可獲得一張到清華園車站的“老車票”。不少觀眾打印車票進行合影。
3月25日,在清華園車站舊址的專題展覽廳內,一名志愿者展示印有“老車票”的紀念卡片。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
據介紹,“進京趕考之路”保護利用工作以毛澤東等中共中央領導同志進京“趕考”時在北京地區活動線路為脈絡,以清華園車站、頤和園益壽堂、香山革命紀念地等革命舊址、紀念設施為沿線重點點位支撐。這是首都三大紅色文化主題片區之一——新中國成立主題片區建設的重要承載和又一階段性成果。
清華園車站、頤和園益壽堂、香山革命紀念地……當天,一隊大學生從清華園車站舊址出發,以騎行的方式“重走‘趕考路’”。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2020級學生鄧貞志說:“清華園車站舊址的開放、歷史場景的還原、豐富史料的呈現,激勵著我們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,努力而堅定地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進。”